11月26日,感染性疾病科(西咸)在李彧主任與劉海軍護士長精心組織與安排下,為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成功開展了科室首例雙重血漿分子吸附(DPMAS)聯合低置換量血漿置換術(LPE)治療,這標志著西咸院區(qū)在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領域取得了新進展。
患者67歲,男性,因腹脹、全身皮膚嚴重黃染入院。入院后診斷為慢加急性肝衰竭,原發(fā)性膽汁型肝硬化。膽紅素持續(xù)升高、凝血功能差,予以保肝、利膽、退黃等治療作用不佳,與家屬溝通后決定進行DPMAS聯合LPE治療。治療中,醫(yī)護團隊緊密協作,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展現了極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團隊精神。治療后患者復查膽紅素較前明顯降低,治療效果顯著,現患者病情穩(wěn)定。
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ption System, DPMAS)在血漿膽紅素吸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可以吸附中大分子毒素的廣譜吸附劑,因此DPMAS不僅能夠吸附膽紅素,還能夠清除炎性介質(例如:IL-6),同時又彌補了特異性吸附膽紅素的不足,它是一種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統。雙重血漿分子吸附(DPMAS)聯合低置換量血漿置換術(LPE)與全量血漿置換術(PE)比較,不僅在清除血清膽紅素方面更有優(yōu)勢,且對凝血功能無明顯影響,無明顯不良反應,可節(jié)約血漿用量,緩解了血漿資源短缺問題。該聯合技術不僅操作簡單,可快速高效清除膽紅素、各種毒素、炎癥介質,而且可補充新鮮的血漿成分(如凝血因子等),暫時替代衰竭肝臟的部分功能,具有治療時間短、患者耐受性好等優(yōu)點,減少了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肝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手段。
